爱芜湖网

[芜湖社区] 用好公益创投项目 全方位关爱老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前天 19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25102886787ecb9f2ecf4cedd10a0b54292dad.jpg

10月27日,镜湖区弋矶山街道荷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院内热闹非凡,原来这里正在开展一场公益“助老市集”,现场有各种为老年居民提供的志愿服务,包括理发、磨刀、缝补、修鞋(如图)、涉老咨询等,几乎每项服务点前都围着老人。荷塘社区党委书记张婷告诉记者:“这是一项借助公益创投项目长期开展的服务关爱老人行动。此次活动是为了迎接重阳节的到来,在社区营造敬老、爱老的氛围。”
记者了解到,荷塘社区常住人口5432人,辖区内有团结三村、团结四村、风华苑等老小区,辖区内常住80岁以上老人488人、90岁以上老人67人、百岁老人3人,高龄化突出、空巢比例高、服务需求集中。据社区调研分析,老年群体诉求中情感关怀占比42%,生活帮扶需求35%。社区党委聚焦高龄、独居、失能等特殊老人群体,通过每月上门送长寿面的契机,同步开展居家安全排查、代购代办等帮扶行动。将物质支持与精神慰藉结合,解决老年群体突出的“情感缺失”与“生活支援”需求。
据介绍,张婷提到的公益创投项目是镜湖区第五届公益创投项目,项目主要包含三大核心内容:特殊群体关怀。联合爱心商户与志愿者,每月为80岁以上独居老人上门送手制长寿面,将服务转化为持续性情感慰藉,并同步开展独居老人安全排查,实现生活关怀与风险预防的双重嵌入;文化认同强化纽带。通过长者生日会、共煮“福如东海”面等特色活动,将孝道文化、睦邻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社区符号,增强老人的归属感;长效机制稳固纽带。资源协同制度化,形成“居委会梳理名单-志愿者结对-商户供材”服务链,将温情传递可持续,推动“社工+商户+志愿者”多元主体协作常态化。项目以面条为媒介,将饮食习俗转化为社区情感基础设施,既延续了“以面喻寿”的文化隐喻,更通过共享制作、定向关怀、文化唤醒三重实践,重构现代社区中“面对面”的温度联结,最终推动社区从物理聚居迈向情感共生。
对于荷塘社区来说,这已不是首次通过所争取的市、区两级政府公益创投项目为老年群体服务,比如:该社区“红领驿站”党建微项目实施“红领助学”“红领为老”“红领议事”“红领乐民”“听群众‘心上事’办惠民‘微实事’”,增强了基层治理效能,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。而公益创投项目“红色印记”则聚焦服务辖区内退役老兵,获得市民政局优秀项目称号。
荷塘社区还依托公益创投项目成立了常青藤艺术团,为的就是给社区老人一个共同的“家”。常青藤艺术团在社区的扶持和“牵线搭桥”下,除了自娱自乐之外,他们还组织文艺演出,将文化精神大餐送给社区居民,同时在芜湖市的各类舞台上崭露头角,真正实现了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。
荷塘社区近年来开展的“恒爱星火”同样是依托公益创投项目帮助,让俞勇娣等老人在这样的公益项目中施展能力与才华,在帮扶好一个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取得进步,考入大学,成就感满满。
记者在走访多个社区过程中发现,越来越多的社区在凝聚社区力量、挖掘社会力量的同时,将目光转向政府发布的公益创投项目,以获得更多有针对性的为老资源。
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文/摄
 楼主| 发表于 前天 19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2025102886787ecb9f2ecf4cedd10a0b54292dad.jpg

10月27日,镜湖区弋矶山街道荷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院内热闹非凡,原来这里正在开展一场公益“助老市集”,现场有各种为老年居民提供的志愿服务,包括理发、磨刀、缝补、修鞋(如图)、涉老咨询等,几乎每项服务点前都围着老人。荷塘社区党委书记张婷告诉记者:“这是一项借助公益创投项目长期开展的服务关爱老人行动。此次活动是为了迎接重阳节的到来,在社区营造敬老、爱老的氛围。”
记者了解到,荷塘社区常住人口5432人,辖区内有团结三村、团结四村、风华苑等老小区,辖区内常住80岁以上老人488人、90岁以上老人67人、百岁老人3人,高龄化突出、空巢比例高、服务需求集中。据社区调研分析,老年群体诉求中情感关怀占比42%,生活帮扶需求35%。社区党委聚焦高龄、独居、失能等特殊老人群体,通过每月上门送长寿面的契机,同步开展居家安全排查、代购代办等帮扶行动。将物质支持与精神慰藉结合,解决老年群体突出的“情感缺失”与“生活支援”需求。
据介绍,张婷提到的公益创投项目是镜湖区第五届公益创投项目,项目主要包含三大核心内容:特殊群体关怀。联合爱心商户与志愿者,每月为80岁以上独居老人上门送手制长寿面,将服务转化为持续性情感慰藉,并同步开展独居老人安全排查,实现生活关怀与风险预防的双重嵌入;文化认同强化纽带。通过长者生日会、共煮“福如东海”面等特色活动,将孝道文化、睦邻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社区符号,增强老人的归属感;长效机制稳固纽带。资源协同制度化,形成“居委会梳理名单-志愿者结对-商户供材”服务链,将温情传递可持续,推动“社工+商户+志愿者”多元主体协作常态化。项目以面条为媒介,将饮食习俗转化为社区情感基础设施,既延续了“以面喻寿”的文化隐喻,更通过共享制作、定向关怀、文化唤醒三重实践,重构现代社区中“面对面”的温度联结,最终推动社区从物理聚居迈向情感共生。
对于荷塘社区来说,这已不是首次通过所争取的市、区两级政府公益创投项目为老年群体服务,比如:该社区“红领驿站”党建微项目实施“红领助学”“红领为老”“红领议事”“红领乐民”“听群众‘心上事’办惠民‘微实事’”,增强了基层治理效能,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。而公益创投项目“红色印记”则聚焦服务辖区内退役老兵,获得市民政局优秀项目称号。
荷塘社区还依托公益创投项目成立了常青藤艺术团,为的就是给社区老人一个共同的“家”。常青藤艺术团在社区的扶持和“牵线搭桥”下,除了自娱自乐之外,他们还组织文艺演出,将文化精神大餐送给社区居民,同时在芜湖市的各类舞台上崭露头角,真正实现了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。
荷塘社区近年来开展的“恒爱星火”同样是依托公益创投项目帮助,让俞勇娣等老人在这样的公益项目中施展能力与才华,在帮扶好一个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取得进步,考入大学,成就感满满。
记者在走访多个社区过程中发现,越来越多的社区在凝聚社区力量、挖掘社会力量的同时,将目光转向政府发布的公益创投项目,以获得更多有针对性的为老资源。
大江晚报记者 吴敏 文/摄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爱芜湖网iwuhu ( 皖ICP备13013383号-2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11-10 14:55 , Processed in 0.123322 second(s), 25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5-2023 iwuhu.net. 辰光云统计平台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