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芜湖网

[芜湖社区] 浅湾社区:打造居民“幸福港湾” 老中幼同乐“家”油站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昨天 10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窗明几净的养老服务站里,老人们打着太极拳健身;楼上的童悦营教室内,孩子们高兴地做着趣味手工;一旁的巧手妈妈工作坊,宝妈们正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,专注地组装着来自企业的手工零部件订单,创造属于她们的价值与梦想。
这是弋江区白马街道浅湾社区的日常一幕,也是该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。作为农转居小区与公租房组成的特殊社区,面对居民缺乏归属感的难题,浅湾社区以“红愿千万+”党建品牌引领,精准回应“一老一小一宝妈”的核心需求,构建起一个让三代人各得其所、各展其长的“幸福港湾”。
银龄乐土 托起“幸福夕阳”
社区养老服务站里,康复器材室、多功能活动室等一应俱全,日均服务老人40人次;精准的“六助服务”覆盖日常点滴,其中2024年助餐服务超4500人次;健康关怀无微不至,义诊全年惠及千余人次、开展专项居家安全宣讲……社区积极打造多层次为老服务体系,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养老服务。
为有效保障老人权益,社区开展“法宝护银龄”项目,成立“安安法律援助工作室”,通过普法情景剧、调解委员会等创新形式,强化老人维权意识。一位受益老人赞道:“以前看病办事总怕被骗,现在心里有底了,社区就是我们靠得住的‘娘家人’。”
童梦港湾 赋能社区儿童
社区以“童悦营”项目为核心载体,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。项目创新融合“儿童服务”与“社区治理”,构建“课业辅导+红色文化+特长教学+安全教育+志愿服务”五位一体赋能体系。通过老党员讲红色故事、“红领巾议事会”引导儿童建言献策、“商圈小当家”职业体验等多元实践,既厚植家国情怀,又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。
家社协同护航成长,4年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。“童悦营”不仅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温暖基地,更引导他们变身为社区建设的“小志愿者”,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力量。
“宝妈暖巢” 织就三重幸福
“别看是简单的小零件组装,既添了家用,更暖了心房,社区有心了。”宝妈的感言,道出社区建立巧手妈妈工作坊的初衷。为助力辖区待业宝妈缓解家庭生计压力,社区积极链接企业资源,开辟手工配件加工等灵活就业渠道,让宝妈们可以把零碎时间转化为经济收入。
工作坊这一方小小天地,还成为宝妈们重要的社交场所。随迁妈妈们在这里结识邻里姐妹,打破人际隔阂,共同创造出归属感与支持网络,构筑起传递温暖、凝聚人心的社区家园,实现了经济增收、育儿解忧、社群孵化的“三重幸福”。
从昔日居民对社区“不了解、不关心”的疏离,到如今“有事找社工,有难找社区”的信任,浅湾社区正以党建为笔,以服务为墨,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。
芜湖日报记者 齐雯雯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10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窗明几净的养老服务站里,老人们打着太极拳健身;楼上的童悦营教室内,孩子们高兴地做着趣味手工;一旁的巧手妈妈工作坊,宝妈们正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,专注地组装着来自企业的手工零部件订单,创造属于她们的价值与梦想。
这是弋江区白马街道浅湾社区的日常一幕,也是该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。作为农转居小区与公租房组成的特殊社区,面对居民缺乏归属感的难题,浅湾社区以“红愿千万+”党建品牌引领,精准回应“一老一小一宝妈”的核心需求,构建起一个让三代人各得其所、各展其长的“幸福港湾”。
银龄乐土 托起“幸福夕阳”
社区养老服务站里,康复器材室、多功能活动室等一应俱全,日均服务老人40人次;精准的“六助服务”覆盖日常点滴,其中2024年助餐服务超4500人次;健康关怀无微不至,义诊全年惠及千余人次、开展专项居家安全宣讲……社区积极打造多层次为老服务体系,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养老服务。
为有效保障老人权益,社区开展“法宝护银龄”项目,成立“安安法律援助工作室”,通过普法情景剧、调解委员会等创新形式,强化老人维权意识。一位受益老人赞道:“以前看病办事总怕被骗,现在心里有底了,社区就是我们靠得住的‘娘家人’。”
童梦港湾 赋能社区儿童
社区以“童悦营”项目为核心载体,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。项目创新融合“儿童服务”与“社区治理”,构建“课业辅导+红色文化+特长教学+安全教育+志愿服务”五位一体赋能体系。通过老党员讲红色故事、“红领巾议事会”引导儿童建言献策、“商圈小当家”职业体验等多元实践,既厚植家国情怀,又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。
家社协同护航成长,4年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。“童悦营”不仅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温暖基地,更引导他们变身为社区建设的“小志愿者”,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力量。
“宝妈暖巢” 织就三重幸福
“别看是简单的小零件组装,既添了家用,更暖了心房,社区有心了。”宝妈的感言,道出社区建立巧手妈妈工作坊的初衷。为助力辖区待业宝妈缓解家庭生计压力,社区积极链接企业资源,开辟手工配件加工等灵活就业渠道,让宝妈们可以把零碎时间转化为经济收入。
工作坊这一方小小天地,还成为宝妈们重要的社交场所。随迁妈妈们在这里结识邻里姐妹,打破人际隔阂,共同创造出归属感与支持网络,构筑起传递温暖、凝聚人心的社区家园,实现了经济增收、育儿解忧、社群孵化的“三重幸福”。
从昔日居民对社区“不了解、不关心”的疏离,到如今“有事找社工,有难找社区”的信任,浅湾社区正以党建为笔,以服务为墨,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。
芜湖日报记者 齐雯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爱芜湖网iwuhu ( 皖ICP备13013383号-2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8-30 02:41 , Processed in 0.125816 second(s), 2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15-2023 iwuhu.net. 辰光云统计平台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